一、步科股份:机器人业务增速超30%,通用自动化业务拖累营收
1.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情况: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收入5.06亿元,同比-6.09%,实现归母净利润6068万元,同比-33.36%;其中单Q4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3.95%,环比+5.75%,实现归母净利润1720万元,同比-30.64%,环比+41.69%。
步科股份2023年营收增速呈现个位数下降,主要原因是原第一大业务——通用自动化业务出现了近30%的下滑。与此同时,机器人业务实现显著增长,成为新的第一大业务,对营收正向贡献约30%。利润端下降幅度大于营收端,原因在于公司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上的持续投入,以扩大国内外销售网络和产品研发布局。
2.毛利率和净利率:
除2021年因核心部件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外,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基本恢复到19年以前的水平。净利率与毛利率走势基本一致,2023年受到销售和研发费用增长以及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净利率略低于2021年,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
3.费用率:
研发和销售费用增速显著,但得益于公司在稳健运营和销售回款方面的良好管理,整体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4.其他主要财务指标:
收现比和净现比在2023年表现优秀,尤其是相较于2021年有显著改善。ROE和总资产报酬率降至近年来低点,主要受到净利润率下降和总资产周转率降至0.55的影响。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公司财务策略一贯稳健,对加杠杆持谨慎态度。
5.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1)主营业务构成:驱动系统产品与控制系统产品占比约为6:4,自2021年起整体收入增长放缓,两者均属于工控类产品,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2)增长率情况:机器人业务成为增长亮点,营收增量达到0.44亿,增长率为30%,跃升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医疗影像和物联网业务则出现小幅下降,通用自动化业务降幅较大,主要受到消费电子、光伏锂电设备市场疲软的影响。
3)主营毛利率变化情况:与2021年相比,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其中,控制系统(尤其是PLC产品)的毛利率提升明显,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的良性影响。
6.2024年业务看点及机器人业务布局
3)募投项目投产进度:常州精纳作为实施主体的25.6亩募投项目将在2024年底和2025年下半年分两期完成,预计将新增大量伺服电机产能和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为公司带来显著的营收增长。
二、北特科技:人形机器人业务打造第三增长曲线,扣非净利润大增
营业利润与净利润: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非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增长44.0%,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提升。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尤其是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同环比分别实现扭亏0.25亿元和增长144.5%,表明公司经营效益显著改善。
毛利率与净利率:全年毛利率为17.4%,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产能释放、原材料成本下降和生产效率提升。第四季度毛利率虽有所下降,但全年来看,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所增强。扣非净利率为2.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费用率:2023年四项费用率总体上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增长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板块的筹办费等固定费用增加以及各业务板块日常支出增加。然而,第四季度四项费用率同环比均有所下降或持平,显示出公司对费用的有效管控能力。
主营业务构成:北特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铝合金轻量化和空调压缩机三大板块。其中,底盘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12.85亿元,同比增长6.97%,保持稳定增长;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渗透,营收大幅增长182.12%,达到1.27亿元;空调压缩机业务顺应商用车市场回暖,营收增长3.68%,达到4.43亿元。
增长率情况:铝合金轻量化业务表现出极高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底盘零部件和空调压缩机业务则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毛利率变化:尽管文档未直接提供各业务板块的具体毛利率数据,但总体来看,由于铝合金轻量化和底盘零部件业务的良好表现,公司全年毛利率实现小幅提升。考虑到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的高增长和底盘零部件业务的稳健增长,这两个板块的毛利率有所提升。
2024年北特科技业务看点与机器人板块布局:
1)底盘零部件业务: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现有海外订单逐步量产释放,新获耐世特波兰配套宝马系列车型的齿轮项目定点等。
2)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新获比亚迪更多车型的集成阀岛、控制臂等产品定点;在江苏盐城的第一条产线已量产,第二条产线已安装完成,第三、四条产线正在采购建设中,同时公司铝锻轻量化业务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ZF)、萨克斯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Tier1,未来新项目量产快速爬坡,轻量化业务有望量利齐升。
3)空调压缩机业务:改造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线已投产;新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线和电动压缩机自动装配线正按计划建设中;厂房改扩建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按计划推进中。伴随公司现有业务持续拓展客户及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得到持续支撑。
4)机器人板块布局: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其行星滚柱丝杠作为核心零部件,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正配合Tier1客户研发相关部件,处于试样阶段。若后续被正式定点,将有望借助自身在底盘零部件业务中积累的生产工艺优势,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这意味着北特科技在机器人板块的布局已初见雏形,有望在未来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秦川机床:丝杠等机器人零部件板块增长,出口大幅增长77%
营业收入:秦川机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下降8.29%。相较于2022年41.09亿元和2021年50.52亿元,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营业利润:2023年营业利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减少、全资子公司破产清算导致的损失以及收入下降、毛利率下降和期间费用率的小幅上升。尽管具体营业利润数值未直接给出,但从净利润大幅下滑81%的情况来看,营业利润的下降幅度应相当显著。
净利润:2023年净利润为5225.83万元,同比下降81.00%,远低于2022年的27500.12万元和2021年的28081.81万元。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受资产处置收益大幅下降、子公司破产清算损失、收入与毛利率双降以及期间费用率微升的共同影响。
毛利率与净利率: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7.77%,较2022年的18.92%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78%,较2022年的8.17%大幅下降6.39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面临行业景气度偏弱、收入下滑的同时,盈利能力也显著减弱。
费用率: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上升,分别为3.88%、8.02%、5.30%,分别较2022年增加了0.25、0.72、0.8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则下降了0.53个百分点,为0.13%。费用率的整体上扬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1)主营业务构成:秦川机床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机床类业务(如数控磨齿机、螺纹磨床、数控车床、外圆磨床、加工中心等)、零部件类业务(如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精密零部件、滚动功能部件等)、刀具产业及滚动功能部件等。其中,零部件类业务在2023年实现了7.28%的增长,而机床类业务则同比下降17.83%。
2)主营业务增长率情况:2023年机床类业务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市场需求较弱,营收下降明显;零部件类业务得益于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新能源汽车齿轮等领域的良好表现,实现了逆势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传统机床市场面临压力的同时,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在高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3)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机床类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6.72%下降到17.77%,反映出产品定价压力和成本控制难度增大;零部件类业务毛利率虽仅微降0.24个百分点至13.06%,但在行业竞争激烈背景下仍保持相对稳定,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7.2024年业务看点及机器人板块布局:
1)业务看点:根据公司披露的2024年经营计划,秦川机床提出了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显示其对市场复苏和业务增长的信心。具体策略包括: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通过稳固传统机床业务、扩大零部件业务市场份额,尤其是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业务,实现整体营收增长。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品高端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响应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替代需求。
资本运作与项目落地:利用募集资金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能结构,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
2)机器人板块布局:秦川机床在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产品系列齐全,规格多样,尤其在大负载产品方面具备技术、品质及市场优势,已多次获得行业奖项。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数控车床和丝杠加工所需要的内外螺纹磨床设备,一级领先的机床智造及精密传动方案设备,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业务是其布局智能制造、推动高端装备国产替代的关键环节。预计在2024年,秦川机床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谱系,提升市场占有率,以应对工业机器人市场和泛具身智能的良好增长前景。
3)秦川机床在2024年的业务亮点还体现在,如五轴加工中心订单饱满、主机出口高增,以及募投项目助力产品高端化升级。公司定增资金将投入到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领域滚动功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旨在提升高端五轴加工中心产能,扩大滚珠丝杠、精密螺杆副等核心零部件产能,以及发展高端复杂刀具业务。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秦川机床抓住高端机床国产替代的机遇,也将使其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