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我最看好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企业--大连科德数控,终于上市了,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市值最高的机床股。众所周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现在加工航空发动机、导弹发动机的军工企业里,大部分都用上了科德数控的机床。比如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导弹总装厂房里,有41台科德五轴复合加工中心,分别用于导弹发动机,材料热成型等领域的精密加工。
我之前说过,中国机床想要崛起,想要打破瓦森纳协议的技术封锁,还得靠真正懂技术的民营企业家,而科德数控便是这么一家,由高级工程师于德海创立的公司,关于科德数控的牛逼,很多人一无所知,它实现了五轴高端进口机床的大规模国产替代,它是国内发展五轴高端机床,最好的示范样板企业。我今天还是站在一个机床用户的角度,来给大家做具体分析,拿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做对比,看看2008年才成立的五轴高端领头羊科德数控,到底牛逼到什么程度了。
先说说科德五轴机床,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吧。干这行的都知道,德国哈默是中小型五轴精密加工领域的专家,我今天就拿科德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KMC800SU,与哈默的C42机床做个简单对比。从功能配置上来看,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方面,科德的KMC800SU机床,采用双力矩电机直驱技术,而哈默采用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所以科德在寿命、动态性能上,具有先天优势。从机床精度看,科德KMC800SU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与哈默相当。综合来看,科德机床在基本功能、硬件架构、资源及开放性等方面,已经基本与国外产品,保持在了同一水准,甚至部分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再说说核心零部件方面,科德的伺服驱动器、电机、主轴、转台、刀库,全部都是自己研发生产,只有导轨和丝杠是进口,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5%,并且在各方面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再对标一下,被许多人吹上天的日本马扎克和德国德玛吉,马扎克的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电机、丝杠、导轨均为对外采购,只有主轴、转台、刀库是自己研发生产的。德玛吉的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电机、主轴、丝杠、导轨均为对外采购,只有转台和刀库是自己研发生产的。
不要和我说什么日本thk、德国力士乐的丝杠导轨等等等,他们本国都有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我们的供应链落后,我自己干这行的我能不知道吗?正因为我们供应链落后,才逼着科德什么都自己搞,我改变不了中国机床产业的大环境,那我就改变我自己好了,一个公司做这么多东西,有几个人能体会其中的艰难?
在中国创业搞机床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有些人只会嘴炮,你行你上啊?你自己开个饭店,所有菜全自己种,鸡鸭鱼全部自己养殖,就这样还能开好算你牛逼。我现在只谈这些主流机床企业的核心零部件自制率,这两家算是投了个好胎,这要投胎到中国,就这么低的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只有被人骂组装厂的份。所以科德85%的自制率,已经很高了好吧。
再说说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西门子的840D,是数控界的F22战斗机,代表了现在数控系统市场上的最高水平。我们就拿科德数控自己研发的GNC60系统,和西门子840D做个技术对比,看看科德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我们从图表可以看出来,科德的系统支持多轴多通道、全闭环五轴联动、支持RTCP、插补周期0.125ms毫秒。GRTK实时内核技术,可实现每秒数千次的精确控制任务调度,响应速度最快5μs微秒,优于采用美国Ardence公司,RTX实时内核的西门子系统。支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定制与操作,和工艺配套的人机交互界面HMI,并支持基本层次配置和SDK层次开发。
大家别看科德的规模,相较同行的创世纪、海天精工和国盛智科小,但其技术水平远高于这些公司,尤其在尖端五轴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以前主要是给军工企业供货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购买科德机床,像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广西玉柴,就购买了科德机床,造高要求的内燃机敢用国产机床,说明用户对科德的技术实力,有了极大的认可。科德就是我们发展高端机床的示范样板企业,值得每一个后来者做深入研究和学习。